双陈仓储发展脉络!

双陈仓储发展脉络!

3阅读 2019-07-19 06:30 品牌

        现在喝普洱,或多或少都会关注一下仓储。看似是在关心“藏”的问题,但其实反而预示着普洱茶由“收藏”走向“品饮”的阶段。因为,这种关心,正是在普洱茶从“茶仓走进茶杯,喝到嘴里”开始的。这种关注,也进一步推动了普洱茶仓储技术研究和发展。

  对于普洱茶仓储,双陈普洱有自己的独到见解,这些见解源于20余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探索。今天,双陈君就为您全面梳理双陈仓储的发展脉络。

  萌动·意识到仓储的重要性

  1992年,一个机缘巧合的时机,双陈品牌创始人陈永堂先生收到了一款普洱茶,是朋友所赠,陈永堂先生回忆,“当时和朋友一起品那款茶,那个味道,好极了,我至今都还记得那一刻它带给我的愉悦感受。”

  随即,陈永堂先生依据包装上的说明前往香港买了一饼同一年份、同一包装、同一品牌的普洱茶,但是拿回去一品,发现味道却跟上次那个大不一样,请教行家后得知,是存储的方式不同,导致茶的口感差别如此之大。“由此,我开始意识到仓储品质对普洱茶后期陈化的重要性,并对普洱茶仓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”陈永堂先生说道。

  探索·对比试验得真知

  1992年——1994年间,陈永堂先生组建了研究小组,分别在三个不同的仓储环境下对同一款茶进行了仓储的对比实验。第一种环境没有采取任何措施,第二种环境用空调来调节温湿度,第三种环境采用传统粮仓的保管方式。

  两年后,也就是1994年,第一种环境下的茶受潮发霉无法饮用,第二种环境的茶味很淡,第三种环境的茶香味丰富醇厚。

  双陈普洱仓储的雏形就此成形。

  酝酿·研究得见初步成效

  有了雏形后,陈永堂先生带领的研究小组,对普洱茶仓储环境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调整,直到发现规律——茶仓温度在32度以下,湿度在75%以下,整个仓储环境通风干爽的条件下,最适合普洱茶的陈化。

  另外一边,团队对古人生态粮仓技术的研究也有了成果,两者相辅相佐、有机结合,双陈最终找到突破口,并于1995年建立了第一代普洱茶专业茶仓,储存面积290㎡,双陈品牌也就此诞生。

  精进·再研究、再探索、再出发

  时隔两年,双陈普洱再度调整仓储技术,于1997年建立了新的茶仓,储藏面积达550平方米。在这里,再次优化存茶环境,围绕普洱茶的转化特性来设计仓储结构。

  2000年,探索仓储技术8年之后,第一代茶仓建仓5年之后,双陈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较为完善的仓储技术,建立了第二代专业茶仓,此时的仓储面积达12000平米。

  成熟·仓储发展再上一层楼

  任何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,普洱茶仓储研究之路便是一条持续演进发展的道路。

  2012年,双陈普洱又迎来了一大重要历史时刻:第三代专业茶仓正式建立。这一次,双陈普洱已经掌握了相对成熟的生态仓储技术,并且在全国各地设有六大茶仓,围绕不同的地域研究出“因地制宜”而相对统一的生态标准。

  双陈普洱于2012年建成的第三代普洱茶生态茶仓,藏茶面积130000㎡,仓外绿化覆盖率高达55%。这样的生态茶仓,核心价值在于拥有优质的空气、科学的体系和严谨的仓储结构。

  它以较为完备的理论构建了符合普洱茶后发酵、符合人体健康、符合环境生态安全的生态系统,为普洱茶的后发酵提供了一个科学,高效的仓储系统。

  仓储探索,我们一直在路上

  从2012年至今,双陈仓储还在不断研究、不断调整、不断进化、完善和成熟。

  如今的双陈,已经掌握了“干仓”环境数据的变化规律,用传统的生态手段,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仓储系统。并建立了完整的十大生态仓储系统,分别针对普洱茶在不同陈化阶段的品质特性所设立。其中,成品五大生态仓储系统包括净化系统、稳定系统、调节系统、陈化系统和醒茶系统,各个系统都有与之对应的专业茶仓。

  20余年的探索,坚持和积累,让双陈普洱在普洱茶仓储版块拥有如今强大的“话语权”。这一切,源于陈永堂先生的执着,源于双陈团队的专业,更源于,双陈普洱始终坚持“陈化时间”和“陈化质量”的双陈理念。

  如今,有着十多年历史的普洱茶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仓储已成为各大茶企在第二阶段竞争赛道的致胜法宝之一。双陈的普洱茶仓储技术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,新的征程,我们一起出发。

上一页:想要泡好普洱茶,先从注水开始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